這週是期中考前一週,因此一上課老師先問大家有無收到All Pass糖?這時同學議論紛紛,接著老師提醒大學生活已經過了1/16,時間過很快,希望大家不要浪費時間,盡量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。也說到,書唸得多,不一定會反映在成績上;唸得少,說不定考得比較好,因為有答題技巧。以上內容對象為大一新生,而對我來說,我的大學生涯已經過了一半,參加志工隊、本科系和雙主修的課業、打工等,也還算充實。不過時間倏忽即逝,真的要抓緊時間,並且每隔一段時間要回顧這一段時間內自己完成了什麼事情、還有什麼事情沒做,方能更上層樓。
今天授課內容為著錄來源(Sources of information)。著錄來源的意思是資料來源,這個資料、這個細目是根據哪裡著錄的。中國編目規則第三版1.0.2著錄來源寫道:「著錄必有依據。本規則甲編「著錄」每一章首均列出該資料之主要著錄來源,以供優先採擇著錄。每一著錄項目有其指定著錄來源,非得自指定著錄來源者,加方括弧[1]。」意即每一資料有主要著錄來源,每一項、細目有其指定著錄來源。
接著以圖書為例,以下著錄規則適用於「圖書、小冊子及散頁印刷品」,小冊子指的是頁數在49頁以下的書;散頁是較官方的用語,一般稱為活頁。2.0.2.1
主要著錄來源提及:「圖書之主要著錄來源為書名頁,若無書名頁,則參考版權頁、封面、書背、卷端、簡略書名頁[2]及逐頁書名等,以載有最完備之著錄資料者替代之,並將來源記於附註項,凡替代書名頁為主要著錄來源者,視同書名頁。」
2.0.2.2則說明了指定著錄來源。
「
圖書各著錄項目之指定著錄來源規定如下,非得自指定著錄來源者,加方括弧:
項目 指定著錄來源
題名及著者敘述項 主要著錄來源。
版本項 書名頁、版權頁、封面。
出版項 同上。
稽核項 該書。
集叢項 集叢書名頁、書名頁、版權頁、封面、該書其他部份。
附註項 該書、其他參考資料。
標準號碼及其他必要記載項 同上。
」
因此得知附註項與標準號碼及其他必要記載項幾乎不會加上方括弧,因為指定著錄來源中有「其他參考資料」,有的話是特例。
而Anglo-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 Second Edition中也有相關規範。1.0A3. Chief source of information.說到,準備書目紀錄,優先取得的地方;part I每一章都有Chief source of information;而且Chief source of information有可能會是一個類別,或是一個集合,兩者皆視為一個。還說明了如果不只一個主要著錄來原該如何處理,可以分為三種:
1. In one physical part with more than one possible chief source of information.
只有一個部分,以書為例,一本書有多個著錄來源,例如:有中英文書名頁。
2. In more than one physical part.
一套書
3. Lacking a chief source of information.
在1.0A4. Prescribed source of information.中則說到,part I每一章都有清單記載指定著錄來源;當資料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時,優先使用主要著錄來源的,以書為例,作者在很多地方都有,編目時用在書名上的,就算書名頁上的是筆名,版權頁寫全名,仍編目筆名;其他著錄來源則要各章規定編目。
除了中國編目規則、英美編目規則(AACR2)之外,尚有日本著錄規則、菲律賓編目規則等,這間圖書館決定用哪一種編目規則,編目時就要照著那個編目規則的規定走。